近邻送福气,温暖中国心 —— 写在土库曼斯坦向中国累计供气3000亿方之际
作者 中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 前总经理 邓民敏
在我国西部近邻中,就油气资源与战略通道而言,当以哈萨克的“油”,土库曼的“气”,乌兹别克的“道”而著称。三国分别是我国第一组境外油、气管道的主供国和过境国(请见下图)。
2021年5月21日,中国 – 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主供气源国 - 土库曼斯坦向中国累计供气达到3000亿方,接近中国2020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3172亿方),惠及了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超过5亿人口,3000亿方“蓝金”气的引进,相当于减少我国碳排放量5.85亿吨,折合成标准燃煤达1.85亿吨。真可谓近邻送福气,温暖中国心。有关“中亚近邻”土库曼斯坦,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情况。
一、中土关系
1. 中土两国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元首战略引领、民间、企业积极推进。在2021年5月6日晚中土两国元首电话通话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土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创造了多项“第一”,是成色十足的战略伙伴。中土合作凝聚了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双方倍加珍惜……。中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土关系,愿同土方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加强天然气等能源合作……。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表示,当前土中关系全方位深入发展……。土方高度重视并珍惜同中方的深厚友谊,愿本着高度信任的精神,同中方继续相互支持,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天然气、经贸、跨境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在2007 – 2017年的10年间,总统先生曾先后七次亲临现场出席中土天然气合作项目颁证/开工/竣工典礼,有力推动了中土天然气项目发展。
2. 土库曼斯坦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任中国国家元首后访问的第一个中亚国家。两国确定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奉行永久中立国策的土库曼斯坦历史上第一个以政治文件形式确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在此次出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在总统别尔德姆哈梅多夫陪同下,专程驱车赴马雷州,参加由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承建的复兴气田一期工程(规模为100亿方/年)投产竣工仪式并亲笔题词:加强能源合作,造福中土人民。习主席的题词,极大鼓舞了奋战在一线的中土员工。
3. 中国是第一个正式承认土库曼斯坦独立的国家。在土库曼斯坦于1992年1月6日,苏联解体仅仅12天,中国即承认土库曼斯坦独立,中国因此成为第一个与土库曼斯坦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4. 土库曼斯坦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签订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标准互认协议,是中国和土库曼斯坦两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土库曼斯坦政府在标准、计量和认证认可领域的合作协议》,于2011年11月23日,在中土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签署。目前已有超过157项中国国家标准(GB)、136项行业标准纳入了土库曼斯坦国家标准目录清单。
5. 中国是土库曼斯坦最大贸易国,土库曼斯坦是中国在中亚 –俄罗斯地区第三大贸易国(排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之后)。
6. 中土两国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传统交往和友谊。我国唐代《通典》中提到的:“在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西,大国,一名栗特,一名特抅梦……”。我国有学者认为,“特抅梦”就是“土库曼”(Türkmen)那时的汉字音译。土库曼斯坦境内的阿姆河流域(也称为中亚母亲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
7. 土库曼斯坦在历史上迎接的第一批外国人就是中国人,为张骞西域的“凿空之旅”第二批人员到达所在地。
8. 人类历史上两国间签署的第一份条约即为中国与土库曼(当时为匈奴所在地)签署的第一份条约,它在历史中被称为“誓约”。誓约上是这样写的:“自今以后,汉与匈奴,亲如一家。如违此誓,必遭天谴。子子孙孙,谨遵誓约!”。
9. 土库曼斯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思想、文化底蕴丰富。土库曼斯坦将其开国始祖奥古兹汗、思想家马赫图姆库里比作中国的开国始祖黄帝和大思想家孔子,由总统牵头对两位先祖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并每年定期举行纪念活动。
10. 土库曼斯坦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隘口”。其历史古城马雷(古称谋夫或梅尔夫)和尼萨(是中国人称为安息古国的中心)是中国商人及商品进入伊朗波斯帝国、到达西方的必经之路,反之亦然。而马雷是沿途最大城市,被称为“梅尔夫 - 世界的女王”。
11. 中国的撒拉族是土库曼斯坦主体民族的一个分支。为土库曼斯坦始祖奥古兹汗的24个孙子之一、手持宝剑的撒洛尔支系的后裔。两民族属亲戚关系,可以自由进行语言交流。
12. 土库曼斯坦是近10年来在华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从2009年的50人,增长至2019年的2500人以上,10年间增长50倍。土库曼斯坦也是第一个在全国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的中亚国家。
13. 在2008年中国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接受的最早一批海外捐款(5月14日),即来自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项目101名员工的募集捐款1.375万美元。
14.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土库曼斯坦是最早向中国提供防疫口罩的国家,2020年2月21日,经总统特批,土库曼斯坦向中国提供了100万只防疫口罩,占当时土库曼斯坦全国战略储备的1/3。与此同时,中国先后两次向土库曼斯坦捐赠新冠疫苗。
16. 中国在中亚最大的单项援助项目是在土库曼斯坦“米干村水厂”,投产后一次性解决了当地5000人的饮水困难。
17. 土库曼斯坦是中国在涉疆、涉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最坚定支持中国的国家之一。土库曼斯坦政府官员多次在不同场合下坚定重申:土方认为香港、新疆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
二、土库曼斯坦
1. 土库曼斯坦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土库曼人曾建立过70多个国家。中国人所熟知的古代“大宛国”、“安息国”就在现今土库曼斯坦境内。中国人所熟知的古代“冒顿王”(为发明响箭的匈奴王),在土库曼斯坦称为麦杰汗。
2. 土库曼斯坦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2020年11月5日,美国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公布了2019年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数排名,据此列出了全球最安全的国家,土库曼斯坦与新加坡并列第一。据盖洛普的数据,两国得分均为97分(满分100分,中国以94分的成绩跻身前三),远高于中亚其他四国及俄罗斯。
3. 土库曼斯坦不仅是丝绸之路上最可靠、最安全的地段,而且还被‘丝绸之路’商队称为“人间七条路的十字路口”。人间七条路通常解释为:1)为人之道是宽容;2)处事之道是赤诚;3)夫妻之道是包容;4)父子之道是孝敬;5)母女之道是倾听;6)教子之道是培养;7)朋友之道是真诚。
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2019年提出的“复兴伟大的丝绸之路”战略高度吻合。
5. 土库曼斯坦是“硬汉标配” - 天马、神犬的故乡。前者称为阿哈尔捷金马(即我国所熟知的汗血宝马),后者称为阿拉拜犬(有研究认为与我国藏獒有血缘关系)。这两种神物均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在世界上只有土库曼斯坦属“血统纯正品”。
6. 现代汗血宝马的辉煌是在1935年8月,一匹纯正的汗血宝马和另一匹土库曼斯坦本地马以84天时间跑完了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到达苏联首都莫斯科的约4300公里路程,汗血马以跨越几个截然不同的复杂气候带及艰难的地理环境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非凡耐力和快捷。返程后受到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专门祝贺,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全体到场迎接。之后在1945年5月9日庆祝苏德战争胜利日盛大阅兵式上,苏联元帅朱可夫所骑坐骑就是阿哈尔捷金马。
7. 阿拉拜神犬的来历极具神奇色彩。相传古代一只神犬拐走土库曼农村雌犬后留下了自己的后代,神犬后代远胜普犬。在成吉思汗的远征军中就有阿拉拜犬的身影,它们在大军中担任营地警戒和守护牲畜的职责,与敌军交战时以勇猛、善斗从而冲散敌方骑兵的阵型。
8. 汗血宝马和阿拉拜犬深受土库曼斯坦从总统到民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并被列为土库曼斯坦国家遗产,两者均为土库曼斯坦国宝。作为国宝,土库曼斯坦曾先后向我国三任领导人赠送三匹汗血马。同样作为国宝,土库曼斯坦将一只阿拉拜犬幼作为礼物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庆贺普京总统65岁生日。
9. 土库曼斯坦“油盛气旺”。在土库曼斯坦49.1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油气显示的占90%以上。其高峰年油气产量当量超过8000万吨(原油1620万吨,天然气878亿方),目前保持在6000万吨以上(原油1200万吨,天然气650亿方)。
10. 土库曼斯坦境内有中亚第一、世界第四大沙漠 –卡拉库姆沙漠。不同时期钻探遗留的景观有直径长达百米、燃烧半个世纪之久的“地狱之火”、时断时续的“火炕”、“水抗”、“天坑”等“三坑”,这些历史痕迹足以证明土库曼斯坦是“站在气泡上的国家”。其天然气储量世界第四(排在俄罗斯、伊朗、卡塔尔之后)、中亚第一。其人均消费天然气量为2900方,是中国的10倍以上。
11. 土库曼斯坦境内建于沙俄时代的外里海铁路(长达2500公里)、苏联时代的卡拉库姆大运河(长达1400公里)、“中亚 –中央”天然气管廊(长度5000公里),开创了人类在极端缺水的流动沙漠、酷热环境、悬殊温差下建铁路、凿运河、修管道的先河,是同时期世界最大规模的三项“世纪工程”。外里海铁路的开通,首次将土库曼斯坦的“海”(里海)与土库曼的“河”(阿姆河)联通并成为境内第一条跨境铁路(经过阿姆河通往乌兹别克斯坦),实现了沙皇开疆中亚、俯视南亚(阿富汗)的战略目的。而卡拉库姆大运河的开通,不仅彻底解决了土库曼斯坦西部工业区极度缺水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引入的阿姆河水灌溉了超过60万公顷的土地和1500万公顷的牧场,使土库曼斯坦一跃成为世界产棉大国。中亚– 中央天然气管廊的开通,奠定了土库曼斯坦作为天然气原料主要出口区向前苏联、乌克兰供气的格局。
12. 土库曼斯坦不“土”,还“洋”。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突厥语为“爱之城”)新城为法国人设计、土耳其人施工(老城在1948年大地震中基本被毁),外部由进口白色大理石装饰,有“白色大理石之城”的称号,这在异常炎热的夏季给人以清爽凉快的感觉;
13. 以“数条腿”支撑的土库曼斯坦首都建筑物,即显底气,又展大气。它们是“三条腿”支撑的中立门,象征土库曼斯坦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六条腿”支撑的独立柱,柱高91米,象征土库曼斯坦1991年获得独立,是土库曼斯坦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象征;“40条腿”支撑的国家独立十周年公园,内有十匹汗血宝马群雕等。
三、中土天然气合作
1. 天然气合作是中土关系的“压舱石”。两国互为最大的天然气贸易国。在5月6日两国元首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天然气合作是中土关系互利共赢的鲜明体现。新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由两国元首亲自签署的合作协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的关于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文件,是2006年4月6日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土库曼斯坦首任总统尼亚佐夫签署的。
2. 土库曼斯坦是第一个通过管道向中国供气的国家,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每年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中联油)执行的贸易合同量达400亿方,接近我国2020年产天然气的1/4、消费量的1/8。相当于我国最大气田长庆油田的天然气年产量,可减少碳排放7800万吨,折合成标准燃煤2470万吨。高峰时中土天然气贸易额占两国贸易总额的3/4,占土库曼斯坦国家GDP总额的1/5。
3.土库曼斯坦是中国企业在境外布局天然气产业最早、产业链最全、成果最丰硕的国家。中国石油于1992年,即土库曼斯坦独立半年之后即成立中国石油驻土库曼斯坦办事处。之后于1992-2007年的15年间,先后派出上百人次到访土库曼斯坦进行先期谈判,即使在2003年中国国内“萨斯”疫情爆发期间,国内领导出访“临时冻结”,但为履行与土方达成的谈判“契约”,中国石油从另一“中亚近邻”哈萨克斯坦派出代表赴土库曼斯坦履行与土方达成的谈判事项。2007年中土天然气合作正式启动之初,中国石油即以党组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了拥有60多年天然气设计、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经验的川渝地区作为中土天然气合作的主要对口支持单位: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CPE - SW)完成了总计600亿方/年、四座当时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天然气处理厂设计,其规模相当于2020年土库曼斯坦全国产量、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的1/3。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CCDC)完成各类风险探井、开发井173口井,总进尺65.51万米,成功率100%,成为土库曼斯坦“六高”气田(高含硫、高含二氧化碳、高含氯离子、高温、高压、高产量)钻完井行业的引领者。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SWOG)派出320多名生产骨干同时运行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复兴气田两大气藏共计300亿方/年的生产规模,为土库曼斯坦培养天然气运维骨干上千人。拥有50年工程建设经验的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承担了阿姆河右岸天然气项目的处理厂建设及集输等配套工程。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寰球工程公司、长城钻探、东方物探、新疆油田公司、运输公司等单位都给予中土天然气合作项目予大力支持。中国石化于1997年进入土库曼斯坦老井修井市场,2010年进入阿姆河右岸天然气钻修井市场。在1997 -2017年的20年间完成土库曼斯坦老井修井作业1200多井次,增产原油560万吨,增产天然气5亿方以上。高峰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雇用土库曼斯坦当地员工超过2万人,约占土库曼斯坦全国用工总量的1%;
5. 土库曼斯坦境内的阿姆河天然气项目是中国在境外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个中方100%控股,主导产品(天然气)100%回输中国的天然气战略民生保障项目,项目在土库曼斯坦被定位于国家级战略项目,由土库曼斯坦国防军守卫,项目启动14年来已经落实六个千亿方气区格局,项目投产11年来已累计向中国供气超过1100亿方;
6. 土库曼斯坦是中国 – 中亚天然气管道A/B/C/D四线的主供气源(其中三线已投产)。高峰时仅土库曼斯坦一个国家向中国日供气量达1.3亿方,占全国大管网输气量的1/3,占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供气量的3/4,冬季保供时超过90%;
7. 12年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土库曼斯坦提供金融贷款数十亿美元,用于土库曼斯坦开发其境内的复兴气田(为世界第二大单体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7万亿方)。中土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这种“以投资拉动建设,金融支撑项目”的合作模式,成为我国与相关国家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样板。
8. 土库曼斯坦是第一个颁布总统令,将每年国家的法定节日 - 石油工人节,改为中国 –中亚天然气投产竣工日(12月14日)的中亚国家。2009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 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竣工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合作项目所在地巴格德雷营地隆重举行,中、土、乌、哈四国元首出席,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的里程碑事件。
至此 “中亚近邻”- 土库曼向中国累计供气3000亿方之际,作为一名曾经在“宝马故乡”工作、生活10年的“老土”,谨向远在千里之遥的阿姆河畔采气人、向守护这条丝路古道的输气人表达敬意,向30年来为中土天然气合作禅精竭虑、出谋献策的两国老前辈们(使节、官员、企业家等)表达深深的谢意,他们中有的已经退休、离岗、离职,有的已经作古,其中当以两国的主管领导张国宝先生、卡卡耶夫先生最为典型。张国宝先生在任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国家能源局首任局长期间,多次率团出访土国主导谈判、参加项目开工/竣工庆典,在国宝主任去世前出版的《筚路蓝缕》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土天然气合作的历史背景和艰苦历程。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与土国总统通话时所说:中土合作凝聚了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双方倍加珍惜。卡卡耶夫先生在2007 -2020年的13年来先后但任国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总裁、总统下属油气资源管理属属长、土库曼斯坦政府内阁油气副总理、总统能源顾问等四个职务,是业内公认的专家型领导,卡卡耶夫先生为中土天然气合作亲力亲为、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为纪念卡卡耶夫先生为土库曼斯坦油气工业做出的卓越贡献,2020年根据总统令,土库曼斯坦国家最重要的大学 – 土库曼斯坦油气大学被命名为卡卡耶夫大学。
当前,做好“压舱石”(天然气),开启 “发动机”(新项目)已成为中土合作新共识。
对国人而言:
土库曼:
绝非“土”、“苦”、“慢”
只要“精”、“耕”、“细”
就是“洋”、“甜”、“快”,
谨以此文:
祝贺土库曼斯坦向中国累计供气达3000亿方!
献给两周前离世的敬爱的母亲万淑珍!
2021年5月16日 如转请报